为深入推近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结合学科特点“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的理念,本着与时俱进,不断探究,以课堂教学为基点的原则,年3月19日上午8点文学道三位音乐教师参加了青山区《中国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实践》活动。
民族音乐是民族文化的精髓,小学音乐教学更加重视弘扬和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如何引导学生在特色文化背景下自主探索实践,通过丰富的音乐活动,发自内心地喜爱民族民间音乐并乐于传承民间音乐,是老师们需要思考和探索的话题。
本次活动首先由音乐教研员王老师以唱歌、欣赏、乐器进课堂、课前训练,和音乐活动五个主题展开阐述。
来自青山区的四位音乐老师结合课堂经验在教研中以解读教材、分析课例,如何抓住民歌特点,联系实际用适当的手段达到教学目标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和示范。
《音乐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指出:“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课重要的教学内容。学习民族音乐,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在我们的教材中,民间歌曲和民族音乐有很多,让老师们感到困惑的是教师该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民歌的兴趣,弘扬民族音乐,让课堂高效。带着疑问,老师们共同探讨,总结出民族音乐的教学原则:
1.反复聆听,认真模仿(主要的学习方法)2.口传心授,仔细品味(唯一的学习方式)3.把握风格,感受重点(民族音乐的内核)4.情景交融,文化理解(我们从哪里来)。
民歌对民族音乐有着重要意义,在音乐课堂中,可以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增强音乐赏析能力。由此,老师们在开展音乐教学过程中,要着重穿插民歌文化。渗透民歌内涵,提升民歌赏析,引导民歌创新等多形式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更深刻的关于民族音乐文化的解读与理解。在一年级《勇敢的鄂伦春》这节课里,张洁老师以听、唱、舞、动的形势让学生感受了民族音乐的学习。一年级二班的同学们在老师的引领下完美的演绎课桌律动《勇敢的鄂伦春》
00:22
活动中,我校音乐老师认真参与活动.并做详细的记录,跟着分享教师同互动。
“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我们音乐组教师会继续努力,在这浩瀚的教海生涯乘风破浪,为今后的教学生涯扎好基础,为音乐教育事业增添光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