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周子豪徐爽李小趣高越王子薇
编辑
金汤
稍早几个月,站在赴往紧急会议的电梯里,在腾讯音娱(TME)负责版权业务的员工段思琦,就嗅到了内部弥漫着的危机感:一场有关在线音乐的酣战并未消停。
果然,几个月之后,靠钱砸出的版权护城河,已不再是腾讯音乐可靠的保城妙计,垄断音乐市场近五年的腾讯帝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裂缝。7月24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公告,责令腾讯及关联公司三十日内解除独家音乐版权,停止以支付高额预付金等形式、无正当理由不得要求上游版权方给予其优于竞争对手的条件,并采取恢复市场竞争状态等措施。
“很多人认为这是反垄断势态下的必然,但事情往往没有那么简单。”段思琦和他的同事都知晓,版权优势不再,独立原创音乐赛道的攻夺将变得异常猛烈。腾讯的高管们正在加紧布满一盘棋,TME人警觉到:老的敌人已先拔头筹,新的敌人也加鞭策来。
曾在中国最大的音乐版权公司百度太合音乐里任职版权商务的朱琳雨,也明显感到了这些年独立音乐兴起的市场趋势。年,她所在的公司百度太合旗下独立音乐联合体indieworks宣布与网易云音乐达成战略合作,一年间,她也见证了杭盖,岛屿心情等indieworks的乐队在云村的崛起与爆红。
与此同时,全民皆短视频的时代,抖音也已成为大众不离手的APP。TME拥有版权,但推广营销的阵地却在抖音。据抖音公布的报告显示,年上半年完成三万音乐人进驻,实现累计万次表演和98亿次观看,并为音乐人引流粉丝三亿。唱片公司考虑到音乐人未来的发展,也逐渐将版权卖给多个平台方,试图最大限度地运营和传播版权。
两周前,独家版权的时代终于落下帷幕,豆瓣上,有独立音乐人戏称自己正含泪敲下“硬件和环境终于变好了,我们的春天或快来了”。
正对着这场反垄断的变革,我们也找到了几位独家版权时代的参与者和见证者,以下是他们的口述。
“他们好像只在乎版权争夺,忽视了音乐本身以及用户体验”
小颜小众音乐爱好者
记得在有手机之前,大家都是在电脑或者MP3上听歌。那时候也没有音乐聚合的网站,我会从各种论坛、网盘、网站去收集资源。因为喜欢,所以不觉得麻烦。
刚有手机那会,主要的社交平台是QQ,考虑到分享和搜索的便捷性,最开始用的音乐软件也是QQ音乐。后来身边用网易云音乐的朋友开始变多,我使用上也逐渐更偏向网易云。15、16年左右,我意识到虾米音乐上有更多的小众资源。因为虾米是可以用户自己上传的,有一些音乐爱好者可能淘到一些小众的碟片,就会把资源传上去。我比较喜欢听日本六七十年代的民谣、摇滚、实验音乐,这些资源当时只有虾米有,但很多过几年就逐渐变灰,无法播放了。
所以那个时候我QQ音乐、网易云音乐、虾米音乐三个软件都装了,不同的歌要去各个平台找。我听音乐比较注重完整性。在我看来专辑是一个完整的作品,我不太单独听一首歌,通常会一次性听一个歌手的好几张专辑。但独家版权的问题会导致一个歌手的专辑分散在不同平台,你得切换APP去听,挺不方便的。像伍佰的《冬之火九重天》特辑,QQ音乐相比网易云,就少了他和徐若瑄的合作曲《假扮的天使》。
我前几天看到网易云上一个歌单——音乐平台Pitchfork评选出的高分女艺人专辑,它基本上是按时间从前往后进行梳理的,完整听下来大概能了解女性歌手的发展脉络。但是我没买会员,这个歌单有好多歌曲只有会员才能听。我其实不知道平台选择会员歌曲的标准和机制是怎样的,让我为音乐付费是可以的,但为什么部分的音乐是VIP专享?以及我付费后,到底是谁受惠?
我目前为音乐付费只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像万能青年旅店那种付费才能听的新专辑,另一种是收藏实体CD。从越来越多音乐资源变灰开始,我就感觉到包括音乐在内的网络资源它是不持久的。你即使付费买了一张数字专辑,有一天它由于什么原因下架了,也没有任何人来补偿你。所以这种趋势反而会让我偶尔去买一些实体唱片。而且我也发现,那里面有很多小心思和设计,比如一些乐队会自己手绘,或者选用特定的材料去做专辑封面。它不仅是一个载体,本身也能够表达一些东西,这是数字资源没有办法代替的。实体唱片这种肯定是很小众的,但很独特。
很多时候我感觉到,QQ音乐和网易云,他们好像只在乎版权争夺,以及能不能孵化更多的网红或歌手,忽视了音乐本身以及用户体验。比如说同样是创建一份歌单,虾米可以给每一首歌写评语。我觉得这个很重要,相当于给歌单一个索引,告诉别人我选每一首歌的原因是什么。虾米要关的时候,每个工作人员写了一段自己与音乐的故事,在软件内埋了感谢话语的彩蛋,他们之前还搞过音乐电子杂志、编辑推荐之类的东西。这是我在使用别的音乐APP看不到的人情味。
当然虾米这个更人性化、更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4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