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走在异乡的人群中,或许再平凡不过,籍籍无名,而当山歌响起,她们仿佛换了一个人,灵魂赋活……散落在天涯海角的这帮苗族姐妹,依靠互联网,依靠聊天软件,继续对歌,对抗孤独,驱散乡愁。让我们跟着她们走进上海陆家嘴的中心,一起聆听属于他们的这一场音乐会。此次音乐会的演出地点:上海震旦博物馆多功能厅,位于上海金融CBD陆家嘴的中心,这里精英出入,商政大咖横行。而此次出演的主角是一帮特殊的苗族阿姨,穿上工作服再普通不过她们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惊喜呢?01:25演出已经开始了,张腰往和张春花姐妹俩才到。衣服也来不及换,穿着毛衣和羽绒服就匆匆登场。上场后,张腰往的手机还在台下拼命响,观众席里有人皱了皱眉。是正赶过来的老乡打的,大概是找不到路了。张家姐妹身旁站着梁描讲和杨梅,早已换上家人千里迢迢寄来的节日盛装,这是第一次在上海穿戴。衣服上复杂的纹样是她们自己绣的,“要一年才绣一件”,头上和身上的贵重银饰,也已压箱底许久。台上的4位苗族阿姨,都是50岁左右,她们来自同一个地方:贵州黔东南凯里市凯棠镇。她们靠老乡“一带一”来到上海,在城市各个角落做保洁阿姨。梁描讲在M50创意园区,杨梅在7号线常熟路地铁站,张家姐妹在岚皋路的一个商场。梁描讲、杨梅、张腰往、张春花登台演唱第一首歌,迟到的张家姐妹还没来得及换上节日盛装。张珊摄苗族女人总有唱不完的歌。她们谈恋爱的时候唱情歌,结婚后唱酒歌,人到中年了,就聚在一起唱相约歌。阿姨们很爱唱相约歌,相约歌就是大家聚在一起,相互倾诉,感慨人生,歌词常常是即兴的。然而,在故乡随时随地张嘴就唱,来到上海便不太敢放声歌唱——上班的时候如果大声唱会被投诉,下班回到家唱,又怕影响到邻居休息。苗族女人吃苦耐劳,来上海工作几年几乎从没请过假。但年12月29日这一天,她们各自请了假,从四面八方来到震旦博物馆。台下坐了近百位观众,全是来听她们唱歌的。“我如水漂泊的一生”音乐会在震旦博物馆多功能厅举行,现场有近百位观众通过预约参与。张珊摄直到开演前两分钟,她们才确定了唱歌的顺序。第一首歌是一首飞歌,《爬上高山好地方》。什么是飞歌?飞歌高亢嘹亮,可以飘过山头,唱给山那边的人听。上海没有山,只有高楼。她们此时身处的震旦大厦,就是无数高楼中的一幢。但一唱起苗歌,他乡就成了故乡。漂泊之歌邀请这些苗族女人来唱歌的,是上海音乐学院音乐人类学专业的研究生熊曼谕。她的硕士论文开题报告上个月刚通过,题目是《在沪苗族务工妇女的音乐生活》。年4月,熊曼谕的导师、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授萧梅在朋友圈看到,半度音乐的创始人小草说她在M50创意园区的一间洗手间里,听到有个保洁阿姨在唱苗歌。于是,萧梅在自己的学生群里发布了这个消息,问谁有兴趣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5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