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
小
衔
接
季
——快乐期许——
从幼儿园到小学,
不是翻山越岭,
不是跳跃大沟深壑,
也不是进入天壤之别的生活,
而是童年生活的一种自然延伸和过渡。
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的衔接,幼小衔接是幼儿园与小学两个教育平稳过渡的教育过程,也是幼儿在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重大的转折期,为帮助幼儿科学做好入学准备教育,幼儿园应深入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充分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实施科学的保育教育,同时将入学准备教育有机渗透于幼儿园三年保育教育工作的全过程,帮助幼儿做好身心各方面准备,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顺利过渡。为此乐余中心幼儿园开展了“科学幼小衔接,助力儿童成长”云教研活动。
聚焦问题,思考困惑
对于幼小衔接我们的孩子、家长和老师会有怎样的问题与困惑呢?
孩子的困惑
家长的担忧
老师的困惑
1.我们应该如何在疫情之下开展幼小衔接工作?
2.对于家长提前教育的小学化倾向,我们应该怎样更好的跟家长沟通这些问题?
对于小朋友的担忧、家长的担忧、还有老师的困惑这些问题我们有哪些解决方法?相信通过下面的研讨,老师们会有自己的见解和思考。
分享交流,思维碰撞
前期全园老师们自学阅读了《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重温了文件内容。今天幼小衔接项目组成员重新对《指导要点》进行解读和分析,从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和学习准备四个方面,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
01
身心准备
胡碧芸:无论在《指南》还是《纲要》中都提出要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由此可见身心准备对于幼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个部分的目标是:1.向往入学2.情绪良好3.喜欢运动4.动作协调,从幼儿心理和身体角度为幼儿做好入学准备。向往入学:是幼儿对于入学的一种心理期待,建议教师首先要发现幼儿对于小学学习生活的兴趣点,从正面引导,减少幼儿对小学学习生活的压力和负面感。可以通过组织幼儿讨论、分享对小学的认识、期待和担心,利用同伴的交流和老师针对性的引导强化入学期待、缓解入学焦虑。幼儿有了入学期待就有了内在的驱动力,在这种内驱力的驱使下,教师接下来就要帮助幼儿去了解小学生活。情绪良好:在《指南》健康领域的身心状况中第二条的小目标就是:情绪安定愉快。无论是《指南》或者是这份《指导要点》都将幼儿内心的情绪放在了第二位,由此可见,良好的情绪状态对于幼儿的入学非常重要,如何让幼儿保持良好的情绪呢?就需要给孩子一个积极的情绪状态,能经常保持积极、稳定的情绪。遇到困难和不开心的事情,不乱发脾气,不迁怒于他人。有了心理准备做前提,接下来就是身体准备了。在《指导要点》中有两条目标,一条是喜欢运动,具体表现是:积极参加多种形式地户外活动。能连续参加体验活动半小时以上。还有一条目标是:动作协调。具体表现是:手部动作协调,能使用简单的工具和材料。总之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才能让幼儿更加顺利的渡过幼小衔接的阶段,为幼儿以后的发展做准备。
Q1
幼儿的入学期待是什么?我们可以怎样帮助幼儿建立积极的入学期待?
李菊
我觉得幼儿的入学期待就是幼儿对于小学生活的羡慕。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图片、视频等等,让小学的老师拍摄一些关于小学生活的视频和图片给班级的孩子们看,孩子们看到以后特别的好奇,看见小学生的教室和我们的教室不一样,而且小学生用铅笔写字,她们吃饭用的餐盘,孩子们发出了赞叹声。从孩子们的赞叹声中可以看得出孩子们对于小学生活是很向往和期待的。
Q2
我们可以怎样帮助幼儿去了解小学生活?结合工作实际,谈谈让幼儿初步了解小学生活的具体做法有哪些?
朱春霞:我在大班的时候带着孩子们进入小学校园,让孩子们去看了看小学教室、食堂、卫生间等等,这些地方在哪里?让孩子们在参观前带着问题进入校园,这样孩子们就会有目的性的参观。
徐敏慧:带孩子们去小学教室,孩子们把自己的疑问和小学的哥哥姐姐直接交流。记得甜甜那天自己偷偷地准备了一个小礼物,和一年级的小学生进行了交换,交换回来的是铅笔,她就像宝贝一样地护着这支铅笔。从孩子的这个行为可以看得出,大班的幼儿对于小学生活是非常向往的。
Q3
我们在疫情期间可以怎么帮助幼儿了解小学生活?有没有一些好的做法或者建议?
张艳娇
现在不能去参观小学,孩子可以从自己身边的亲戚、朋友或者邻居当中寻找低年级的小学生,通过视频聊天的方式,了解小学生的生活。
罗莲
“云”上建立聊天吧,里面不仅仅是我们的大班幼儿,还可以邀请小学生加入,孩子们可以直接和这些哥哥姐姐聊关于小学生活的事情,这样也可以让幼儿了解小学生活。
王红芳
网络上可以帮助幼儿了解小学生活,因为宅家所以这个方法直接可以提高幼儿对小学生活的认知,以此来提高幼儿的入学期待。
Q4
针对喜欢运动、动作协调这两个目标以及它们相对应的具体表现,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来谈谈,在日常的工作中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身体素质?
施莹:首先要给孩子充足的运动时间和运动的机会。在开展活动的时候,给孩子们准备很多的材料,不同的材料针对不同的技能进行练习,利用户外的一些器械,比如:树屋、攀爬架等,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锻炼运动技能,提高身体素质。在我们幼儿园里,还藏着很多很多的一些做法。比如:跑酷运动、晨间体锻大联合、小陈老师体育课等,孩子们在这些体育运动的过程中不仅是身体协调性以及力量的锻炼,而且她们的脸上始终挂着笑容,玩的特别的开心。
??
02
生活准备
顾婷婷:生活准备的目标是:1.生活习惯2.生活自理3.安全防护4.参与劳动。生活习惯:有2条具体表现和2条教育建议,对于逐步调整一日作息的教育建议,我想到了幼儿园在保证幼儿自主游戏的前提下,制定了非常合理的一日作息时间安排,现在宅在家里各年段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份居家生活作息建议表,从小中大的安排表中可以看出有大块面的弹性时间来引导幼儿养成好的作息习惯。对于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的教育建议,现在宅家期间,幼儿最重要的卫生习惯就是洗手、戴口罩和一些基本的自我防护,老师们通过线上云家访进行卫生指导,比如知道不去人多的地方,经常保持家里的空气流通等。生活自理:一直是幼儿园的重点研讨内容,教师和家长要指导幼儿做好个人生活管理,引导幼儿学会分类管理和存放个人物品,逐步树立时间观念。安全防护:幼儿园的根本就是安全,只有在安全的基础上,孩子们才能开心地在幼儿园成长。参与劳动:能主动承担并完成分餐、清洁、整理等班级劳动,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Q1
结合生活管理,分类整理以及树立时间观念这三个教育建议,谈谈在平时的工作当中是怎么做的?
马茜瑶
在集体活动后会开展室内外的区域活动,之前我们会一直提醒小朋友在活动前一定要小便洗手喝水,去年我们在教室不再提醒,由小朋友自己为自己服务,他们可以在游戏时或者游戏前后去解决自己的问题,不打扰他们自己的游戏计划,根据自己的需要去解决问题。
孙彩
整理方面:主要是洗手、用餐、穿脱折叠衣服等,利用图片、儿歌、故事以及家园合作来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生活习惯。分类整理方面:在区城游戏开展时引导孩子根据材料的形状和特征,自己动手设计标签粘贴在材料框上,在游戏结束后将材料分类整理。树立时间观念:以音乐的方式提示孩子,游戏结束后收拾整理的音乐,集体活动的音乐等,用不同的音乐提示孩子各时间段需要做的事情,利用来园签到以及在早晨起床没置闹钟,引导孩子逐步的树立时间观念。
Q2
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如何激发小朋友的劳动意识?让幼儿主动的参与到劳动中?
倪芳菲
在区域游戏中。孩子们需要和小伙伴一起布置游戏情境,例如我们班孩子开饭店时,他们会把桌椅摆放整齐,服务员穿戴对应的服饰,招呼客人,客人用餐结束后要把桌子上的菜品拿回厨房归类摆放整齐;生活区中孩子们在制作美食时,清洗工具,带上一次性手套,保证卫生,美食制作完毕后会擦桌子、洗盘子、晾晒桌布等一系列劳动。
吴捷
在大户外游戏中。可以加入一些劳动的任务,比如:在挑战岛有很多的材料是需要搬运的,小朋友相互合作进行搬运,并且在游戏结束后,孩子还要把材料归类整理。在生态园小朋友学会了如何利用工具丰田松土进行种植活动。在游戏中方方面面都能融入劳动。
何丽丽
一日的“值日生”环节。比如“整洁小天使”,幼儿早上来园后,可以挂毛巾、放杯子,午睡前后收拾整理垫子;“园艺工程师”需要使用一些简单工具给植物浇水、拔草,照顾小动物;“餐厅小助手”需要在用餐前给每张桌子发放勺子,用餐后,帮助保育老师收餐盘、整理毛巾等。来园环节中,幼儿会擦桌子、椅子、整理柜子等,午睡起床后,自己叠被子,他们还可以去整理自己的抽屉、雨衣雨鞋、游戏材料等工作。
赵媛媛
在组织课程活动中。比如:“妈妈买鱼”幼儿和妈妈一同去超市选鱼、洗鱼、做鱼、尝鱼,幼儿在整个参与过程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培养幼儿做家务的能力。在“童心敬老,爱在重阳”主题活动中,组织幼儿为家里的长辈捶捶背、洗洗脚,打扫卫生,做一个手工,给一个拥抱等。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图片或录像,可以是疫情期间医务工作者、警察、社区工作者的画面,可以是有关劳动的绘本故事,也可以是有关劳动的手指操,让幼儿在观看、讨论与分享中感受工作人员不辞辛苦、日夜奋战的精神,感知劳动的伟大。在语言活动中,通过讲故事、表演和创编,使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在原有基础上达到更高的水平。在科学活动中,幼儿在体验劳动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寻找原因、解决问题,并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
??
03
社会准备
袁佳惠:社会准备中主要有4个发展目标:交往合作、诚实守规、任务意识、热爱集体。交往合作:在幼儿园一日生活活动中我们非常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