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音乐爱好者朋友最近哀叹:“我们这一代人,听的依然是20年前的歌,再过20年,恐怕还是如此。流行音乐发展到今天,真的是一种悲哀。”这似乎是大多数人的共识,现在的00后、10后,还在听着80、90后那一代的流行音乐。而最受欢迎的歌手依然是周杰伦、林俊杰、五月天、陈奕迅、张学友等老牌歌手。这样的情况不仅令人感慨,也导致了KTV市场陷入低迷,中国经营卡啦ok企业一共9万家,目前只剩家,不到总数的五分之一。唯有“音乐”不曾亏欠后,而流行音乐正在经历史无前例的大衰退。流行音乐为何死了,背后有哪些原因?互联网摧毁了唱片工业的赚钱模式,歌手的主业盈利没了。这背后的一个原因在于,流行音乐歌手在互联网时代,其实没有办法去稳定的赚钱了。这归根结底是唱片工业被互联网音乐平台摧毁了,但是互联网又没有承接上唱片工业时代的盈利模式。
过去歌手主要是靠卖唱片赚钱,用户听歌是买磁带、买CD,歌手卖唱片是一次性买卖,用户买了CD或磁带就永远属于自己,可以反复听,久而久之,很多流行歌曲大家都会唱。因此,当一个行业没有稳定的赚钱模式了,那这个行业是必然会衰退的。互联网音乐平台,没有建立有效的优质作品盈利机制,对音乐版权不够尊重。其次是,歌手之所以在互联网时代不赚钱,一方面也是因为音乐版权被侵权的问题比较突出。这从最早的千千静听开始,流行歌手就意识到了危机。评论区的网友纷纷质疑歌曲付费的收入是否有分给演唱者,刘乐妍的回应是:“我没有收到过一块钱,甚至不认识这些平台的任何人。”这引发读者对于歌手平台权益分配的思考,艺人与平台之间是否存在不公平的现象?在这样的背景下,流行音乐的衰落似乎是不可避免的。然而,流行音乐并没有真正消失,只是形式在改变。
新生代歌手如薛之谦、华晨宇、李荣浩等,通过各种渠道不断推广自己的歌曲,逐渐在年轻人中崭露头角,他们的音乐风格也与老牌歌手不同,更加偏向流行、电子、摇滚等多元化的方向,满足了年轻人对于音乐的多元化需求。而互联网时代的音乐市场,也开始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盈利模式,如演唱会、音乐节、品牌合作等,让歌手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赚取收入。回望过去,流行音乐的辉煌岁月已经成为历史,但音乐的魅力并没有减弱,相反,它在不断地演化和变革。流行音乐的衰落,或许只是一个过程,未来还有更多的可能性等待着音乐人去探索和开拓。互联网音乐平台上的版权问题一直是备受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5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