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在线音乐 >> 在线音乐优势 >> 正文 >> 正文

当流行歌手的歌曲不流行,网络歌手趁虚

来源:在线音乐 时间:2025/2/27
这两年很多人都在讨论一个话题——“网络歌手逐渐蚕食华语乐坛”。其大意就是随着时代发展,越来越多的网络歌手,用网络神曲取代了原本应该属于主流歌曲的地位,从传唱度、榜单排行等多维度进行超车。比如经常被拿来当作案例的《学猫叫》《生僻字》《出山》等等。不可否认这些网络神曲确实经不起推敲,集抄袭、内容平凑空洞等诸多问题于一身,但有时候想想,为什么这些劣质的歌曲却能够大规模胜出?流行歌手的歌曲“不流行”这是一个很尴尬的问题,把目光往前推十年或者二十年,周杰伦、王力宏、林俊杰等人作为流行歌手的典范,基本上每一张专辑里都最少能出圈两到三首歌。像我们熟悉的《晴天》《青花瓷》《江南》《不潮不用花钱》《火力全开》等等,基本上涵盖了上个时代所有的节点,从头到尾无缝斜街。为什么他们没有出现网络神曲“鸠占鹊巢”的情况,是当时网络神曲不成熟吗?很显然并不是,从郑源到后来的许嵩,每一个时代都伴随着大量的网络歌手,并且其中不乏一些非常优秀的音乐人。他们也曾撕开过口子,也曾走上过神坛,但从未像现在这样大规模霸占过市场。究其原因只是由于周杰伦、王力宏、林俊杰、陶喆、陈奕迅等一众流行歌手,演唱的作品足够“流行”,所以才不至于被网络神曲打败。那么当流行歌手的歌曲“不流行”,网络歌手趁虚而入又能怨得了谁?年韩庚和SUPERJUNIOR-M在国内打开“韩流”风口,随后年左右吴亦凡、鹿晗、张艺兴、黄子韬等人成为“归国四子”,彻底将韩流刮进了内地歌坛。这个时候的流行歌手一大要素,那就是远赴韩国进修,包括当时顶流的魏晨在内很多选秀出道的歌手,均踏上了这样一条路。我们不可否认韩国艺人培训方面确实很厉害,但有些脱节的idol造星模式,却让华语乐坛出现了难以弥补的缺口,流行歌手不“流行”。当初EXO等人很优秀,吴亦凡、张艺兴等人的音乐素养很高也毋庸置疑,但是除了粉丝路人的接受程度确实不高。这一点如果你是真的纯路人,仔细想想记得哪些他们早期的作品,问题就无比清晰了。表面人气爆棚,实际上只是圈内自嗨,当下最红的流行歌手,作品却在粉丝群体之外鲜为人知。这就是华语乐坛会被网络歌手和神曲占据的主要原因。听众对于音乐的需求更多是基于自身,即便你有一万个粉丝强调“好听”,但仍然会有十万个路人觉得“无感”。不能做到破圈,流行歌手就失去了最根本的意义——“流行”。这种时候网络歌手和神曲崛起完全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因为总要有东西来填补路人的耳朵。不管《学猫叫》还是《生僻字》本质上都属于娱乐品,能够雅俗共赏被大多数人接受,即便听后觉得一般,也大可选择退出不听,而不是必须打榜刷数据,然后去给其他人安利这首歌。简单方便且自由,神曲的流行势如破竹。当然年的今天这种情况好了很多。或许是因为更多优质的音乐人涌出,又或者是因为早一批的流量歌手沉淀了下来,华语乐坛目前的局势正在逐渐好转,网络神曲开始失去霸主地位。这也侧面说明了另一个问题,当吴亦凡、张艺兴这些接班周杰伦时代的新生代“流行歌手”回归正轨时,一切就会好起来。而翻阅几家大型的音乐平台后就知道,如今排行榜上大多都已经是综艺神曲,或者专业音乐人的巨作了,听感如何暂且放一边,至少在“流行”这一块上已经追回来了。其实市场和时代就是这样,你行你就上,不行就自然会有更行的来取而代之,网络歌手的崛起怨不得别人,只能说当时我们华语乐坛断层严重,不知道你怎么看。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54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