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在线音乐 >> 在线音乐前景 >> 正文 >> 正文

百度音乐更名千千音乐你还记得千千静听的

来源:在线音乐 时间:2022/9/20
北京看白癜风是多少钱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zyyq/150901/4689217.html

最近,突然传来了一个令很多老网民都感慨万分的消息——百度音乐更名为千千音乐,“千千”这个名字再次站在了聚光灯下。在多年前,“千千静听”这款音乐播放器可谓是很多网民的装机必备,但现在对于不少人来说,它或许更多地意味着情怀。“千千”是否还能重现辉煌?今天,我们就一起谈谈千千静听和音乐播放器的那点事吧。

百度音乐改名为千千音乐,勾起了很多老用户的回忆

千千静听的崛起之道

很多朋友都喜欢听歌,现在听歌只需要开启网页或者软件应用,直接在线播放即可。但在互联网普及的初期,普遍用的可不是这种骚操作。大家当年用电脑听歌,往往需要先在网络上细细搜寻,然后再把MP3音乐文件下载到本地;又或者需要到买碟子的铺头,让老板给你奉上放满MP3的盗版碟。而要伺候这些MP3,早期在国内最流行的工具并非是千千静听,而是Winamp2。

Winamp2的这个经典界面,老网民们应该再熟悉不过了

Winamp2可谓是上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的神器,它轻便的体积、强大的音频格式兼容,让很多人第一次从电脑中聆听到了数字音乐的天籁。而它对后世影响力最大的设计,应该就是出彩的扩展能力了。Winamp2的架构允许它自由更换皮肤,以及加载各种插件,无论是外观还是功能,都极具可玩性。

然而,Winamp在之后的版本走上了弯路。Winamp2的下一个版本是Winamp3,这是个被称之为Winamp叛徒的版本。Winamp3抛离了Winamp2的大量代码,基本可以看成是两个不同的软件。Winamp3无法使用Winamp2的皮肤和插件,稳定性和本身功能也不怎么样,尽管Winamp2的分支仍在继续开发,但由于分裂,人们普遍认为Winamp气数已尽,Winamp的金字招牌也就此褪色。

Winamp3并没有继承前代的精髓

在此背景下,市面上涌现了不少Winamp2的精神续作,例如至今仍是专业音乐播放器代名词的Foobar——Foobar正是原Winamp开发公司Nullsoft的成员PeterPawlowski愤然出走、另起炉灶后推出的作品。然而,相较于配置繁琐、默认界面令人望而却步的Foobar,国内更为流行的是千千静听。

长年以来,Foobar就是这种界面,令很多人难以下手

无论是Foobar还是千千静听,都沿袭了Winamp2的大量设计思路,特别是在可扩展性方面,都做得可圈可点。Foobar自不用说,时至今日仍可通过插件实现高规格音频的支持;而千千静听也做得非常直接,可以直接使用Winamp2的大量插件,想要玩音效、玩皮肤,都不成问题。但和Foobar不同的是,千千静听安装后,就算你什么都不配置,就已经很好上手了,这令千千静听斩获了大量不喜欢折腾的用户。

和Foobar相比,千千静听无疑易用得多

千千静听的易用性无论是相较于Foobar,还是Winamp2,都有着明显优势。你可以很轻松地在千千静听中实现音频格式转换、开启音效、编辑ID3标签乃至下载查看歌词等功能,如果安装了“TTPlus”扩展包,那更是可以把玩到大量的DSP和解码编码器。优秀的软件质量,令千千静听斩获了不少粉丝,而这些粉丝又不断自制歌词、插件等资源反馈给千千静听。在良性循环下,千千静听的火爆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千千静听的一些功能选项,无论是小白还是高手都能各取所需

作为一款本地播放器,千千静听在易用性、可玩性方面都做到了很高的水平,难得可贵的是在被收购之前,它的作风表现也非常干净,不会强制捆绑乱七八糟的软件,也不占用什么后台资源。在不少人的眼中,它甚至已经趋于完美。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千千静听遭遇了新的挑战。

千千静听的转型之路

前面提到,上世纪90年代到千禧年之初,国内听歌的主流方式是从网上下载盗版的MP3,相信很多老网友都还记得百度MP3的威水史。而随着网络的进一步发展,网络听歌又多了更多玩法,以酷狗音乐为代表的P2P音乐软件日渐在国内流行,不少人开始习惯于在线听歌。和将歌曲下载到本地再播放相比,在线听歌无疑要更加方便,而千千静听在这方面的功能是有所欠缺的,这让它遭到了新的挑战。

酷狗的出现,令在线音乐在国内日趋流行

不过,对于千千静听来说,这段时间对它影响最大的事件,却并非自在线音乐对它的冲击。在年,千千静听被百度收购,从此它的命运在资本的作用下,发生了极大转变。

当年的百度MP3,后来百度不再做盗版歌曲搜索,收购了千千静听布局音乐市场

千千静听原先是独立开发者“Nanling(郑南岭)”的个人作品,它的名字来自陈慧娴的“千千阙歌”,之所以会这样取名,是因为开发者是陈慧娴的歌迷。从名字就可以看出,千千静听是一款充满着强烈个人风格的作品。它的很多功能设计都由Nanling利用业余时间,独立开发完成,在开发的过程中并没有考虑过运营、盈利等一系列问题。对于作者来说,开发千千静听属于个人爱好,因此千千静听很多功能设计都是从爱好者的角度出发来实现的。

得益于此,千千静听深受广大音乐爱好者欢迎,或许爱好者才最为明白爱好者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但在被百度收购后,开发者的立场以及产品的定位,都发生了转变。根据协议,Nanling在百度工作了三年,到期后Nanling选择离开了百度。他的下一款作品是安卓平台上的快图App——这又是一款从用户角度出发、深受广大用户喜爱的产品。不过快图并非是本文的重点,这里表过不提。

千千静听归入百度麾下后,成为了百度布局音乐市场的一枚棋子。在百度的运作下,千千静听加入了一些和在线音乐相关的功能,毕竟这才是大势所趋。同时,千千静听也开始出现了一些商业化的捆绑。在年,千千静听改名为百度音乐,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1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