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在线音乐 >> 在线音乐前景 >> 正文 >> 正文

未爱不停成都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

来源:在线音乐 时间:2022/8/30

疫情期间,成都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全体工作人员迅速行动,贯彻落实上级疫情防控工作要求,认真履行疫情防控责任,严格执行疫情防控各项措施,用实际行动筑牢未成年人“疫情防控墙”。

根据疫情防控应急预案要求,成都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第一时间实施封闭式管理,取消所有人员外出及集中活动,工作人员分两批次,以7天为周期,轮班入站实行封闭管理,并要求做好每日个人健康检测等情况的上报,随时保持通讯畅通。同时,中心每日派专人对站内办公区、儿童教育科、儿童保护科等区域进行全覆盖、零死角、无缝隙全面消杀工作,并要求工作人员严格遵循疫情防控要求,工作中全程佩戴防护用品,做好自我与受助未成年人每日体温测量和核酸检测等工作。

封闭管理期间,中心每位工作人员都默默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用行动践行未保人的初心与使命。

一看二问三登记,筑牢防疫安全线

按照封闭管理期间的要求,进站前,体检医生首先会为他们提供身体检视服务,同时在接待大厅门外查看求助人员健康码、行程码,对新入站未成年人测量体温、用对讲器询问身体有无不适症状,询问14天内有无到过中、高风险地区,指导他们进行手消脚消。随后,业务科录入登记员将遵循“一人一登记”的原则,填写《来访人员进出登记表》,并通过播放滚动视频、张贴宣传画、印刷小册子等方式对受助未成年人开展入站前防疫安全教育。

保障健康与安全,暖心服务实打实

再次进行入站疫情防控宣教、发放《入站教育手册》、安抚受助未成年人情绪、检查并移交存放私人物品,为保障受助未成年人的健康与安全,在接收每个受助未成年人前,儿童保护科的工作人员都会按照流程,做好接收管理工作。

疫情当前,受助未成年人还要经过一系列的入站观察流程,才能正式进入到普通的救助区域。进站后,生活管理员会指导受助未成年人进行个人消毒,亲自为他们剪头发,为他们提供清洗干净的全新床上用品,并按需提供生活必需品、食物、饮用水;内勤管理员会逐一询问受助未成年人的基本情况,了解救助需求与家属联系方式,并通过沟通与交流对他们进行情绪安抚。

防疫教育深开展,多彩活动增趣味

为进一步增加受助未成年人防疫知识储备,在站期间,除了墙上张贴的防疫宣传标语会让受助未成年人在潜移默化中认识疫情防控的重要性之外,儿童教育科的老师还会不定期开展疫情防控健康宣传教育活动,通过讲解成都疫情现状、疫苗知识、接种注意事项等内容,引导受助未成年人加强自我保护认知,提高健康文明意识,养成规范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的好习惯。同时,精心策划丰富多彩的活动,如:绘画、看电影、团体游戏、体育运动……各种活动不仅能提高受助未成年人动手能力,还能缓解因疫情原因留滞站内的烦闷情绪。

线上线下齐发力,筑牢“心”防线

筑牢“心”防线,用声音护航成长,疫情期间,成都未成年人保护热线“不停播”,社工科热线服务工作人员轮班工作,24小时在线值守,确保多方位关爱保护一直“在线”。可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留守儿童、困境儿童以及其他有需求的未成年人提供政策咨询、心理疏导等服务,缓解未成年人因疫情引起的焦虑、紧张、孤独、恐慌等心理情绪,织密筑牢疫情防控“心理防线”。

面对初入站未成年人因暂时不适而产生的抵制情绪,儿童保护科工作人员会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在观察室与他们进行一对一沟通,通过交心谈心,引导初入站的未成年人理解政策,平复情绪;针对滞站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维护问题,中心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线下由社工科心理咨询师对有需求的未成年人提供一对一服务,由儿童教育科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线上由儿童教育科心理咨询师进行音乐干预服务,认真倾听,用心陪伴,全方位守护未成人心理健康。

齐心防疫,“未”爱不停!疫情当前,成都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工作人员坚守在岗,用行动筑牢未成年人“疫情防控墙”。(何雨晴)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1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