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湖北省襄阳五中的届毕业生喻含颖,一个爱读书爱生活的文科女生。我在今年高考中,以总分分考入清华大学新雅书院就读。我爱清华,爱她严谨振奋,求实创新的学风;爱她立足中国,展望世界的宽广视野;更爱她救国图强,报效祖国的爱国情怀。10年前,我以游客的身份进入清华;10年后,我已成为清华年轻的主人。清华新雅,是我无悔的选择,亦是命运的馈赠,我希望在新雅参悟通识教育之精髓,成为一个有文化自觉的中国大学生,为祖国发展贡献我之力量!“没有最好的学习方法,只有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所以这篇文章,只是介绍一下我的学习经验供大家参考,同学们仍要做到勤思、审慎、有鉴别、不盲从。首先要独立地思考一些问题,树立一些基本的正确的观念。大到自己的未来规划是什么,想从事什么样的职业,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如何处理大我与小我的关系等。小到明确考试的目的,学习的目的,如何正确看待考试得失,如何处理与周围人的关系等等。若能在一开始就对这些问题有较为清醒的认识,明白自己到底该向什么方向努力,同学们必能少走不少弯路。语文语文是一切学科的基础,而阅读与写作又是语文学科的基础。高一高二阶段,尤其要多读多看。阅读方面,读什么?鲁迅先生在这方面有非常精辟的见解:年轻人大可读本分以外的书,也就是课外的书。学理科的偏要看看文学书,学文科的偏要看看科学书,要广泛涉猎,了解不同领域的知识,拓宽自己看问题的视角。事实证明,这不仅对于应试有益,对个人的终身发展亦大有裨益。除此之外,建议大家多读读中外名著——这些被时间检验过的经典,这里我推荐几位作家:鲁迅,路遥,陈忠实,李娟,霍达,钱理群,迟子建,雨果,托尔斯泰,狄更斯(高中历史第三册上有一单元专门讲中外文学艺术领域,我觉得那上面的推荐都挺好的)。同学们要明白读书本身就是一种快乐,所谓“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你读过的书终将不知不觉地将你塑造成你想要成为的人。另外,我还建议同学们尽早养成习惯,每天读背一首唐诗宋词,不看解读,自己体悟,以增强自己的古诗文鉴赏能力。而像《菜根谭》《小窗幽记》这类哲理句构成的小册子,同学们可以用零散时间记忆,用于作文文段或是指导自己的人际交往都是很好的。写作方面,如果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可以在每次阅读、观影、课外实践之后多写写自己的感触,不求精深,但求流畅。同时,要认真对待每次的考试作文,认真写,以锤炼思维品质;认真改,以求文字力臻完美。写作能力的培养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也无甚捷径可走,唯有多阅读,多练笔,方可水到渠成。数学我承认,这世上的确有所谓数学天才,他们对于数学有浓厚的兴趣,能在数字与图形中自由穿梭、如鱼得水,不需要多少练习即可达到常人难以达到的境界。但是对于大多数天赋平平的学生而言,我们仍然可以通过努力来进入第一梯队。首先,课前要认真预习,勤于思考发问,提前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并做好记录,以便课堂上弄懂;课堂上,要专心听讲,做好笔记,跟着老师一起思考,踊跃回答老师的问题;课后,要及时复习,多做练习,在不断反思中精进。同学们可能觉得,你说的这些太平淡太普通了,但我想反问一句,又有几个人能真正做到这些呢?道理大家都懂,可差距就在于落实。其次,对于练习,我的看法是既要刷题又不可盲目刷题。刷题的目的有两种,一种是巩固知识,强化对于某个知识点的认识;另一种是增长见识,知道有哪些出题的方式形式。同学们刷题之前一定要明白自己的目的是什么。此外更重要的一点,是刷题之后一定要有总结——学到了什么,是在方法上、技巧上、速度上还是心态上有所提高。最后我想着重强调一下改错本的重要性。毫不夸张地说,改错本就是为你量身定做的练习册,是最适合你的教科书。同学们要重视数学改错本,但不是什么题都改,我建议用活页本分门别类进行改错,例如可分为:三角函数类,导数类,圆锥曲线类,立体几何类……同时每一个门类里面还可以根据解题方法,设问等再细分。此外,错题不是一贴了事,后面一定要有自己的思考:当时为什么做错了、正确的思路是什么、为什么没想到、这道题和我以前做过的哪道题类似、这道题给我哪些方面的收获、能不能总结出什么通性解法等等。这些都需要大家细细体悟。英语我的英语基础不错,但之后由于把大量时间倾斜于理科学习,英语疏于管理渐渐滑坡,这种状况直到我选文科以后才逐渐改变。所以我觉得学英语,最重要的还是多读多写。客观题方面,每天要练习,但练习时间不宜过长,15分钟足够了。同学们可以一周内滚动练习完型、阅读、七选五、填词、改错。对于阅读,可能很多同学都觉得太主观了,我和出题人想的不一样但认为自己是对的。请注意,阅读理解所有答案都在文中,考察的就是大家的理解与转换能力(以及一部分的容错能力)。所以我希望大家在做阅读的时候能先看问题再带着问题读文本,遇到相关语句就划线,再回到问题比对答案,这样做我觉得正确率还是挺高的。还有一点就是大家在做阅读做完形填空时一定要清醒,不要随便怀疑自己,不要盲目否定自己的想法,因为最可惜的就是你原本想对了但是后来又改错了。做完形首先要通读全文,知道文章大概讲的是什么,合理推断空缺处填什么(很多时候大家会发现,我第一遍读文时想的词恰好在选项中出现了,这就是渐渐培养出了语感)。然后是填词改错,按我们老师的话来说,这都是纯粹送分的题,因为就是考基础的单词语法和简单的文意理解,大家做到细致不丢分就好。最后是作文。大家可以看到,近几年英语作文题目虽然一直也在变,但万变不离其宗,任何时候都有一些语句,句式,高级词汇可以套用,可以多读多背一些范文,记住一些高级的句子词汇为我所用,分门别类进行整理(例如感谢信,求职信,邀请信,婉拒信,中国文化类等等)。每一类别准备三五语句,内容上就不怕了,当然大家还要注意书写,最好每天练练,自己规定时间,书写和写作一起练,日久即见回报。文科综合地理地理是文综里我最不擅长的学科,但最终高考时是大大的增分项。(所以大家可以看到,的确是勤能补拙)生活无处不地理,地理高考考察的重要一项就是生活中的地理。这就要求我们要有地理思维,用地理的眼光观察事物,分析事物。例如18年全国一卷的第一组题、我做过的问某地树木枝叶为何容易断的题……其实就是生活常识题,所以大家不必畏难,要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地理学习。还有我觉得,地理可从大题入手进行提升,建议大家准备一个大题本,记录自己的答题语言、标答、得分、失分原因、拓展知识、知识点总结,将相似的习题贴在一起,时常翻看,让它们内化为你的财富。历史个人认为,考历史最终还是在考语文。大家可以看到,客观题方面,高考历史对于知识点本身的考察要求在逐渐淡化,对于材料理解思考的能力要求则在不断提升,这就要求同学们首先要读懂材料,概括材料大意,再结合所学知识(史实史观等)和技巧(主语判断法、时空判断法等)作出判断。大家刷历史选择题时一定会遇到一些比较不可理喻的题目,这不可避免,但希望大家不要因为某一次或某几次历史选择题做的很差就彻底怀疑自己改变思路(毕竟是文科,有时候出题老师不同,思路不同,可能就会出现‘不对口味’的情形),这是非常不明智的。再说大题,同样希望大家准备一个历史大题本。积累答题语言,总结答题角度,拓展书本知识,日积月累,久必见功。政治政治是我非常喜欢的学科,因为它离生活很近,学到的东西又可直接用于指导生活。政治与其他学科不同,它的选择题选项中的语句大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课本,所以它要求学生对课本的掌握程度要非常高(就是要求全部会背),基本上会背就会写。大家会发现政治选择题有很多技巧,我的老师总结过“三排法”,即排异(排除与题意无关的),排重(排除与设问重复的),排谬(排除说法本身错误的)。我觉得在掌握必备知识的前提下,灵活应用这个技巧,绝大多数选择题对大家而言都没有问题。再说大题,政治大题强调知识、思维、条理,绝不是往上堆知识点就能得分的。所以我建议同学们要细细揣摩答案的思路并不断学习改进,同时要注意积累时政语言,并且能将之自然妥帖地嵌入答案中。给大家的小建议1、每天锻炼20分钟,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2、语文,英语要准备随身小册子,抓紧小时间多记背。3、语文要准备一个摘抄本,摘抄名人名言、时事评论、考场范文,各领域都可以涉猎。4、英语要利用好早读时间,大声朗读,这样记忆效果才好。5、多与老师交流,学习上的生活上的都可以,和老师多交流可以有多方面的收获。6、要有大计划和小目标。一周一计划,一日一计划,留有调节的余地,但不要勉强自己。写在最后我觉得高考心态是更重要的,应该轻分数、重题目;轻排名、重能力;轻结果、重过程。对于文科学生而言,更要明白文科的巨大变动性,不在意一时的成败得失。面对不理想的成绩排名、面对旁人的冷嘲热讽,你在意或者不在意,它们都在这。所以不妨淡然处之,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4868.html